联系我们
  • 邮编:
  • 电话:18355111055
  • 地址:合肥市高新区柏堰科技园铭传路217号

江西铁塔:“三大路径”书写高水平发展答卷

来源:火狐体育官方网站网址下载    发布时间:2025-10-28 21:45:58

  当5G信号在飞驰的昌赣高铁上满格在线,让旅客远程沟通及移动办公一路畅通;当一座座铁塔化身“智慧天眼”,默默守护着青山绿水的安澜;当外卖骑手在“骑手之家”快速换电后继续奔忙,为城市生活注入不间断的活力 —— 这背后,离不开江西铁塔的坚守与创新。

  江西铁塔成立11年来,始终不忘初心,以铁塔为纸,以共享为笔,以创新为墨,在赣鄱大地书写了助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服务国计民生的精彩答卷。

  11年来,江西铁塔充分的发挥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国家队”和5G新基建“主力军”作用,通过深化共享、集约建设,推动一塔多用。截至目前,基站总量达到12.4万个,电信运营企业可使用铁塔站址增加了1.1倍,实现凡有人烟处,皆有通信塔。

  井冈山碧溪镇太湖村垅上组位于井冈山东部的山区里,因为山高路远,村里十多户人家没有手机信号,生活十分不便。村里引进的鳗鱼基地也因信号差,导致网络销售受阻,影响市场和客户拓展。

  了解到该情况后,吉安铁塔通过电信普遍服务项目,在该村旁高山上建设了一个基站。当时正值梅雨季节,进村还有两公里的土路,又湿又滑,车辆无法开进去。通过多方协调,实施工程人员用铲车将建站材料运到了山下,再通过人工搬运到山上,仅搬运建站物资就花了一个多星期。据了解,该基站的建成不仅解决了村民的通信问题,也为鳗鱼基地产品销售拓宽了网络渠道,有效支撑了产业发展。

  据悉,江西铁塔已累计协同电信运营企业建设普遍服务站1457个,不仅为农村、偏远地区的居民,以及不熟悉数字设备的老年人等群体提供了一个接入数字世界的窗口,也为当地特色农产品网上销售、乡村旅游、在线创业等新业态发展提供了网络支撑。

  在江西铁塔十一年来的发展历史中,“共享”二字是贯穿始终的核心密码。面对5G时代对通信基础设施的爆发式需求,江西铁塔从始至终坚持“能共享不新建,能共建不独建”,新建铁塔共享率从10.3%提升到89.9%,累计少建铁塔5.4万座、节省土地4700余亩。

  昌赣高铁是江西首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智能高铁,但沿线地形复杂、施工难度大,传统通信覆盖模式成本高、周期长。江西铁塔转变传统宏站高塔建设模式,坚持“一切挂高皆可用”,创新采用“宏站+微站+室分”立体组网方案,低成本共享路灯杆、交通信号杆等社会资源,创新低成本塔型,降低运营商5G网络部署成本,通过共享高铁沿线个,仅用不到一年时间就助力运营商实现全线G网络覆盖。

  同时,在赣深高铁江西段,江西铁塔通过“共享铁塔+微站补盲”技术,让列车时速300公里时仍能保持下行速率超800Mbps,乘客刷剧、直播、视频会议“零卡顿”。这一项目不仅覆盖134公里高铁线余座存量铁塔,节省投资上亿元,成为全国高铁5G覆盖的标杆案例。

  三清山位于江西省上饶市东北部,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经过多年建设,三清山景区已有39座通信基站。然而,随着旅游业发展,三清山游客数量逐年攀升,现有基站难以满足游客通信需求,视频卡顿、网页加载缓慢等问题频发,极度影响游客旅游体验。

  江西铁塔认真落实“信号升格”行动部署,深化与三清山景区管理部门紧密合作,多管齐下,推动三清山景区“信号升格”。运用3D信号仿真技术,精准预测网络薄弱区域和干扰点,对部分现有站址改造升级,并推动深化共享。此外,还与景区管理部门紧密协作,了解不同时段、区域游客流量变化和网络使用需求。旅游旺季时,根据游客流量预测数据,提前对网络扩容和优化,在游客服务中心、主要景点等人流量密集区域增设临时通信设施,保障网络稳定运行。

  目前,三清山景区“信号升格”行动成效显著,多数区域网络信号稳定、上网速度快,游客体验大幅提升。

  此外,江西铁塔还聚焦高铁高速,旅游景区,老旧小区电梯、地下停车场等与江西对外形象提升、营商环境改善关系紧密,以及民众诉求集中的重点场景,推动5G网络全域深度覆盖,已完成5000多公里高速公路、300余个景区、近万部电梯、近千个地下停车场的信号深度覆盖,变信号覆盖盲点为撬动人民美好生活的支点。

  11年来,江西铁塔不仅织就了一张覆盖城乡的5G智慧网络,还推动“通信塔”向“数字塔”华丽转身,成为赋能千行百业的“智慧中枢”。

  军山湖作为南昌市进贤县的核心水域,以其32万亩的辽阔水面和著名的“军山湖大闸蟹”品牌而享誉全国。然而,广阔的湖区和密集的养殖网箱分布给传统监管带来了巨大挑战,非法捕捞、违规作业等现象时有发生,直接威胁着生态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面对这一难题,南昌铁塔创新打造了“雷达+视频+广播+无人机”四位一体的智慧监管方案,通过数字化手段构建起从发现到执法的全流程闭环管理体系。这套系统犹如为军山湖装上了“火眼金睛”,其中相控阵雷达可覆盖半径3.5公里范围,具备移动目标自动跟踪与轨迹绘制能力;25路激光夜视云台配备2公里激光补光,支持40倍光学变焦,确保全天候清晰成像;云广播系统实现远程定向喊话与全域广播警示;无人机则提供自动巡护,形成立体化监控网络。

  该系统的智能核心在于搭载的自研AI识别大模型,在复杂水域场景中展现出卓越性能。系统运行以来,非法捕捞识别准确率达到92.3%,累计自动识别疑似非法捕捞行为847次;在投饵作业监管方面,异常投饵预警准确率提升至88.5%;同时实现船只出入港监测全覆盖,成功识别未报备船只236艘次。这些精准的数据支撑,让水域监管从传统的人工巡查迈入了智能化新时代。

  九江,三江之口、七省通衢,全揽152公里长江江西段岸线。在长江“十一年禁渔”这场生态保护战中,江西铁塔充分的发挥铁塔“点多面广,站高望远”的优势,联合九江市农业农村局成立了“十一年禁渔智能 AI 创新合作基地”,打造渔政AI视频预警处置平台,通过在铁塔上加装高清摄像头,沿长江152公里岸线架无人机,运用信息采集传输、大数据、AI边缘计算等先进的技术,实现禁捕退捕水域违法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的及时发现、预警、跟踪、锁定、视频取证全流程管理闭环,助力长江禁捕工作实现从“人防”走向“人防+技防”的转变,基本实现长江流域江西九江段主要禁捕区域的监控全覆盖。

  目前,江西铁塔的共享模式已从行业内部延伸至社会治理领域。14000余处高点视频监控点位如同“数字哨兵”,广泛服务于农业、林草、环保、国土等40多个行业,为长江禁渔、耕地保护、环境监视测定等提供场景化的数智解决方案,在“山水林田湖草沙”数字治理中发挥及其重要的作用,有力支撑美丽江西建设。

  近日,南昌铁路局下属多个基层单位迎来了一项“升级”——一批由南昌铁塔打造的低速电动车智慧充电站逐渐在各单位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为铁路绿色发展和安全生产注入了新动能。

  南昌铁路段在全国铁路网中发挥着承东启西、接南济北的及其重要的作用,数万名员工日夜奋战在一线,构成了保障运输安全高效的核心“轨道”。由于铁路路段及工区分布分散,低速电动车便成为他们在各铁路段、车间穿梭,进行巡检维护及通勤的首要选择。但员工们在为电动车补能时,时常面临几大难题:充电无序,“飞线充电”、使用插排多车共充等现象时有发生,给铁路区域带来了消防安全隐患;充电设施匮乏,员工常常需要“抢插座”,充电体验差;缺乏统一管理,难以核算用电明细,无法精细化管理。

  这些问题成为了困扰员工和管理部门的“心头之患”,面对各铁路单位解决充电问题的迫切需求,南昌铁塔采用具备限制功率、异常断电等安全功能的充电端口,从源头降低消防安全风险;同时搭载智慧管理平台,让员工可通过手机APP实时监控车辆充电情况,管理方可掌握各端口用电数据。

  截至目前,南昌铁塔已为南昌铁路单位配置1000多个充电端口,累计服务2000多名铁路员工。

  目前,依托基站分布式的电力网络、蓄电池储能系统和专业化的运维能力,江西铁塔已在全省11个地市规模化部署智能换电网络,累计服务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28.2万户,日均换电服务超8万次,有效解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在配送过程中面临的车辆续航时间短、充电慢、成本高等问题。同时,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电瓶车安全风险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要求,在全省11个地市5000多个小区集中部署两轮电动车充电桩,引导大众绿色出行、安全充电,服务用户近百万;在全省建成新能源汽车充电站400多个,为60.9万名新能源汽车车主提供全天候服务,助力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民众绿色低碳出行。

  在南昌市红谷滩区“骑手之家”,外卖小哥小刘每天中午都会来此休息。这里提供免费充电、热饭、医疗急救服务,还能维修电动车。他说:“以前只能在路边啃冷饭,现在有了‘家’的感觉!”。11年来,江西铁塔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联合江西省总工会建设“骑手之家”“司机之家”爱心驿站,为新就业形态提供工作、生活一站式服务,为奔忙在外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筑起温暖港湾。

  新起点新征程,江西铁塔将围绕用好铁塔站址、机房、分布式电力和储能网络等独特的资源禀赋,深挖共享潜力,聚焦“位置、计算”核心能力,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进一步筑牢数字“新基建”底座,支撑好江西省“1269”行动计划,在推动江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中贡献“铁塔力量”。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